【光明論壇】帶著文化情懷守護長江
作者:王學斌《光明日報》( 2023年09月19日 03版)
【光明論壇】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萬里長江,似巨龍,自雪山而來,由北而南,穿梭于羌藏滇黔峰巒之間;忽又東折入川,匯納巴蜀眾江,挾活水沖決千山萬壑,迎來“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后流經吳越繁華沿線,終傾入東海不復回。壯美長江,又如生命搖籃,藉豐厚沃土,涵千類生態(tài),育萬種生物,滋養(yǎng)著世代中華兒女;于今朝,東部長三角一體化騰飛,中部長江中游城市群崛起,西部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勃興,更加生機勃發(fā)、氣象萬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遍及大江上下,登大壩、乘江船、訪農家……一次次深情眺望,一句句殷切叮囑,一項項深遠謀劃,情牽母親河保護,指引高質量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長江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xiāng)的千年文脈,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志性象征,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提示我們,要帶著赤誠而深沉的文化情懷守護這條涵養(yǎng)中華民族共有家園的母親河。
浩蕩長江,構成了半部中華文明史。近代學者梁啟超曾言:“中國何以能占世界文明五祖之一。則以黃河揚子江之二大川橫于溫帶,灌于平原故也。”長江作為干流長度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河,地處的亞熱帶北沿,恰在北緯30度線附近,這被世界文明研究界譽為“人類文明發(fā)生線”。此線橫貫孕育了四大文明的幾條河流:尼羅河、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以及遼闊的長江。長江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優(yōu)勢,西部的青藏高原將來自太平洋的溫暖濕潤東南季風擋在東面,沿線降雨可謂豐沛,全流域年均降水量達1000毫米左右,充足降水與豐富熱能使其兼有文明發(fā)展的兩大條件。由此文明在大江沿線次第展開,循著三星堆文化1—4期,彭頭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guī)X文化—石家河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序列演進。其中良渚古城遺址印證了彼時中國已邁入文明的門檻,三星堆遺址則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典型案例。
磅礴長江,孕育了多彩中華文化史。長江文明由流域內不同地區(qū)的不同群體所塑造,自然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區(qū)域文化,羌藏、滇黔、巴蜀、荊楚、湖湘、贛皖和吳越等文化各具特色,亦不斷交融互促,不僅成為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輻射域外,為中華文化圈的構成作出了重要貢獻。比如西藏自治區(qū)那曲市安多縣的長江源頭區(qū)域早在石器時代就已有人類生產生活,長江流域青海段涉及區(qū)域共計有文物資源546處,證明早期人類1萬年前開始登上高原,拓展生存空間;再如重慶巫山龍骨坡遺址是東亞地區(qū)迄今發(fā)現(xiàn)的時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實證了三峽地區(qū)百萬年的人類史;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的凌家灘遺址以其出土的1100余件高規(guī)格玉器和5000多年前的碳化稻殼留存,訴說著一個長江下游遠古文明的久遠故事。
綿延長江,書寫了恢宏古今中國史。眾所周知,綜觀中國歷史,很長一段時期,黃河流域的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是高于長江流域的。然而,自東漢末年始,隨著眾多因素的疊加,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漸趨南移,長江的地位愈益凸顯。人口的北來、技術的引入,自然刺激了長江流域經濟社會大發(fā)展,從南宋中期流傳的“蘇湖熟,天下足”之諺語到明代中后期出現(xiàn)的“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足以證明南方已漸執(zhí)全國經濟之牛耳。隨著南遷人流而來的,還有文化??婆e取士的南北方比重至宋代開始易置,至明清,長江一線的士子們更是遙遙領先;自宋以來,陸九淵、朱熹、張栻、葉適、王守仁、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學術賢達前后相繼,楷模輩出。近代以來,長江流域更是領風氣之先。
舉目全球,人類沿河而居,城市因河而建,文明伴河而生,文化由河而興。大河文明之于人類社會進化過程,無疑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歷代無論各國城市如何興衰,文明的發(fā)展總像江水般川流不息。進入21世紀,人類將面臨諸多新舊挑戰(zhàn),我們要保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鮮活與永續(xù),必須共同關注大河流域人居環(huán)境所面臨的風險和機遇,文化問題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要把長江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延續(xù)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守護水脈,即意味著延續(xù)文脈,愿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續(xù)寫“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之壯美篇章。
(作者:王學斌,系中央黨?!矅倚姓W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史教研部教授)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3-09/19/nw.D110000gmrb_20230919_3-03.htm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