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擔負著種子及營養(yǎng)物的輸送,參與系統(tǒng)內能量流動和無機物質循環(huán),對所食獵物有密度制約作用,維持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此外,鳥類對人類而言,鳥類給人類帶來的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是難以估量的。由于西昌獨特的氣候資源和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邛海成為我國南方候鳥的重要棲息地之一,每年有大量的鳥在邛海濕地過冬。邛海,不僅是人們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更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隨著生態(tài)恢復工程的實施,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逐步得以修復,濕地鳥類的種群和數(shù)量也在年年攀升。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紫水雞 , 攝影:楊軍
為保護邛海濕地,有這樣一群人長年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們或用鏡頭記錄鳥精靈,或用影像宣傳鳥類保護,或用行動制止破壞鳥類生境的行為……他們既是“愛好者”,又是“調查員”,已然成為邛海濕地水畔林間的“精靈守護者”。他們便是來自四川高原濕地生態(tài)與環(huán)保應用技術重點實驗(西昌學院)、四川邛海濕地保護省級長期科研基地、西昌市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西昌市第二小學、西昌愛鳥協(xié)會的團隊成員和百余位觀鳥愛好者聯(lián)合組成的“雀雀歡”愛鳥護鳥志愿團隊。他們時而一起邀約拍攝,時而群里熱烈交流,一起守護著邛海濕地中的“自然精靈”們。熱愛自然的他們?yōu)橼龊竦氐镍B類保護做出很多有益的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科研+愛好”“專業(yè)+興趣”的邛海濕地鳥類多樣性監(jiān)測體系。
為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越冬水鳥種群數(shù)量、分布、保護現(xiàn)狀及主要威脅因素,科學評估邛海濕地鳥類保護成效,按照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統(tǒng)一部署和安排,2024年1月5-15日,西昌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邀請西昌學院和西昌愛鳥協(xié)會共同開展了“2024年全國越冬水鳥同步監(jiān)測”。
調查隊由西昌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楊軍、李國祥、董文婧、方媛,西昌學院動物科學學院亓東明、趙金剛,西昌市愛鳥協(xié)會胡一平、傅定一等組成,分水路和陸路按28個監(jiān)測點位同時對邛海越冬水鳥開展監(jiān)測,并使用《陸生野生動物監(jiān)測》APP對水鳥種類、數(shù)量、棲息地狀況、受干擾及受威脅情況等信息進行實時填報。經(jīng)內業(yè)匯總統(tǒng)計,從種類來看,本次監(jiān)測到越冬水鳥37種,監(jiān)測到國家二級保護越冬水鳥4種:紫水雞、黑頸??、普通鵟、白胸翡翠。從數(shù)量來看,共監(jiān)測到越冬水鳥6745只。其中,白骨頂數(shù)量最多,2686只,占39.8%;紅嘴鷗次之,771只,占11.4%。據(jù)初步分析,邛海濕地近5年鳥類種類和數(shù)量整體呈上升趨勢。
經(jīng)由整理、核實、匯總邛海愛鳥護鳥志愿團隊的專家、攝影家、愛好者們的記錄數(shù)據(jù),結合本輪水鳥同步監(jiān)測的結果,截止2024年1月底,邛海流域鳥類達301種,鳥類物種記錄首次突破300種。這301種鳥類分屬18目69科,包括林鳥205種、水鳥9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5種,分別是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彩鹮、白尾海雕、黃胸鹀,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達45種。邛海濕地冬侯鳥種類達100種,分屬12目19科。
經(jīng)2023年度監(jiān)測,邛海流域新增鳥類5種:黃胸鹀、領角鸮、大鵟、家麻雀、白額燕鷗,其中國家Ι級重點保護鳥類1種(黃胸鹀),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2種(領角鸮、大鵟)。
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五種“新鳥”吧!
(1)黃胸鹀(Emberiza aureola)
保護級別:國家Ι級
分類體系:雀形目、鹀科、鹀屬
2023年新監(jiān)測到國家Ι級重點保護鳥類--黃胸鹀 , 攝影:傅定一
形態(tài)特征:黃胸鹀屬小型鳥類,雄鳥額、頭頂、頦、喉黑色,頭頂和上體栗色或栗紅色;尾黑褐色,外側兩對尾羽具長的楔狀白斑;兩翅黑褐色,翅上具一窄的白色橫帶和一寬的白色翅斑。下體鮮黃色,胸有一深栗色橫帶。 雌鳥上體棕褐色或黃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中央縱紋,腰和尾上覆羽栗紅色,兩翅和尾黑褐色,中覆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大覆羽具窄的灰褐色端斑亦形成兩道淡色翅斑,眉紋皮黃白色。下體淡黃色,胸無橫帶,兩脅具栗褐色縱紋。 雌鳥及亞成體頂紋沙色,兩側冠紋略深;眉紋皮黃色較明顯;背部顏色和縱文教雄鳥的略淺;肩上的白斑和翅斑較雄鳥的灰暗,下體黃色較黯淡。 無論雌雄,腰和尾上覆羽都為栗紅色;外測兩對尾羽外測具楔狀斑。飛行時翼上的白色斑塊明顯可見,配合體色,是辨識的主要特征。上喙灰色,下喙粉褐色;腳是淡褐色。
生活習性:棲息于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灌叢、草甸、草地和林緣地帶,尤其喜歡溪流、湖泊和沼澤附近的灌叢、草地,也棲息于有稀疏柳樹、樺樹、楊樹的灌叢草地和田間、地頭,不喜歡茂密的森林,是典型的河谷草甸灌叢草地鳥類。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喜成群。繁殖季節(jié)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部分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草子、種子和果實等植物性食物。遷徙期間主要以谷子、稻谷、高粱、麥粒等農(nóng)作物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果實與種子。
分布范圍:繁殖區(qū): 歐亞:北部,東部;非繁殖區(qū): 遠東
注:黃胸鹀外表十分美麗,在廣東一帶,常在禾田抽穗揚花時節(jié)集群活動于田野之間,因此被稱作“禾花雀”。在遷徙和越冬期間,主要以各種谷物和草籽為食,時常聚集為成百上千甚至數(shù)萬只的超大群體在田間覓食,因此歷來被視作破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害鳥”。特別是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年代,為了保護糧食,同時補充寶貴的肉質食物,在廣東等地形成了每年秋季大量捕食黃胸鹀的地方風俗。據(jù)估計,在20世紀80年代,黃胸鹀的種群數(shù)量多達數(shù)億只。因此,在2004年以前,黃胸鹀一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為無危。然而,2015年發(fā)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保護生物學》的一項研究表明,1980—2013年間,全球黃胸鹀的種群數(shù)量急劇下降了84.3%—94.7%,許多傳統(tǒng)繁殖地已經(jīng)絕跡多年。我國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也揭示出相似的結果,1999—2019年間,遷徙途經(jīng)秦皇島鳥類環(huán)志站的黃胸鹀累計下降了97.7%。隨后短短十余年,由2004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近危,到2017年直接被列為極危,保護級別經(jīng)歷了近危、易危、瀕危到極?!八募壧?。2021年,我國將其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從滅絕邊緣到曙光重現(xiàn),相信黃胸鹀將逐漸回歸。
(2)大鵟(Buteo hemilasius)
保護級別:國家II級
分類體系:鷹形目、鷹科、鵟屬
2023年新監(jiān)測到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大鵟 , 攝影:傅定一
形態(tài)特征:大鵟體長57-71厘米,體重1320-2100克。它的體色變化較大,分暗型、淡型兩種色型。暗型上體暗褐色,肩和翼上覆羽緣淡褐色,頭和頸部羽色稍淡,羽緣棕黃色,眉紋黑色,尾淡褐色,具6條淡褐色和白色橫斑,羽干及羽緣白色,翅暗褐色,飛羽內翈基部白色,次級飛羽及內側覆羽具暗色橫斑,內翈邊緣白色并具暗色點斑,翅下飛羽基部白色,形成白斑。下體淡棕色,具暗色羽干紋及橫紋。覆腿羽暗褐色;淡型頭頂、后頸幾為純白色,具暗色羽干紋。眼先灰黑色,耳羽暗褐,背、肩、腹暗褐色,具棕白色縱紋的羽緣。尾羽淡褐色,羽干紋及外側尾羽內翈近白色,具8-9條暗褐色橫斑,尾上覆羽淡棕色,具暗褐色橫斑,飛羽的斑紋與暗型的相似,但羽色較暗型為淡。下體白色淡棕,胸側、下腹及兩脅具褐色斑,尾下腹羽白色,覆腿羽暗褐色。大鵟虹膜黃褐色,嘴黑褐色,臘膜綠黃色,跗跖和趾黃褐色,爪黑色。
生活習性:主要為留鳥,部分遷徙。春季多于三月末四月初到達繁殖地,秋季多在10月末至11月中旬離開繁殖地。在中國的繁殖種群主要為留鳥,部分遷往繁殖地南部越冬。大鵟平時白天活動。常單獨或小群活動,飛翔時兩翼鼓動較慢,常在天氣暖和的時候在空中作圈狀翱翔。主要以嚙齒動物,蛙、蜥蜴、野兔、蛇、黃鼠、鼠兔、旱獺、雉雞、石雞、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
分布范圍:繁殖區(qū): 歐亞:亞洲中部,中南部至西伯利亞東南部和中國東北部;非繁殖區(qū): 遠東北部
注:由于大量使用農(nóng)藥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特別是人為捕獵和毒殺雉雞、石雞,導致大鵟捕食中毒鳥類造成第二次中毒而使數(shù)量銳減。近10年來,種群數(shù)量減少估計在20%以上。全國物種數(shù)量規(guī)模估計為約100-10,000對繁殖對,約50-1,000對遷徙個體,中國小于50只越冬個體(2009年)。
(3)領鵂鹠(Otus lettia)
保護級別:國家II級
分類體系:鸮形目、鴟鸮科、角鸮屬
2023年新監(jiān)測到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領角鸮 , 攝影:傅定一
形態(tài)特征:體長23-25厘米,翼長158-188毫米。尾長75-102毫米,體重100-170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更重。面部圓盤呈暗黃色,帶有一些暗淡的同心圓斑。上體呈斑駁淺黃褐色,有斑點和雀斑,帶有黑色和淺黃色,以及淺灰黃色(灰褐色變種)或棕褐黃色(紅褐色變種)。肩胛處有淡黃色的羽毛,在翅膀上形成一條模糊的條紋。后頸上有兩個淺色的領子。下體呈淺棕色,帶有小箭頭狀軸狀條紋。該物種的腳趾基部有羽毛,呈肉灰色至暗橄欖色,帶有黃白色的腳墊。爪子的顏色與腳趾相同。虹膜為深棕色至橙棕色。喙呈角質狀綠色,尖端較淺。下頜呈淡黃色。
生活習性:領角鸮棲息于森林、灌木叢、次生森林,以及開闊的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周圍的樹林和竹林。棲息高度從平原至海拔約2400米的山地。通常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濃密的樹林間,繁殖季叫聲哀婉。捕獵能力杰出,主要捕食小型鳥類、鼠類、蜥蜴及昆蟲等。繁殖期為3~6月份。通常營巢于天然樹洞內,或利用啄木鳥和喜鵲廢棄的舊巢。每窩產(chǎn)卵2~6枚,白色卵圓形,雌雄親鳥輪流孵卵。
分布范圍: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華中及華南部分地區(qū);俄羅斯、朝鮮半島、日本及南亞和東南亞各國等亦有分布。領角鸮在中國華南為留鳥,在東北至陜西南部為夏候鳥。
(4)家麻雀 (Passer domesticus)
分類體系:雀形目、雀科 、麻雀屬
2023年新監(jiān)測鳥類--家麻雀 , 攝影:傅定一
形態(tài)特征:雄鳥額、頭頂和后頸灰色,后頸有時混雜有栗色,眼先、眼周、嘴基黑色,眼后有一栗色帶,臉頰、耳羽白色。背栗紅色或棕栗色具黑色縱紋。腰和短和尾上覆羽灰色,長的尾上覆羽和尾羽暗褐色,尾羽具淡棕色羽緣。翅上小覆羽栗色或棕栗色,中覆羽基部黑色或灰黑色,端部白色,小翼羽和大覆羽黑褐色具栗紅或肉桂色羽緣和羽端,有時羽端淡棕色至近白色。初級飛羽黑褐或暗褐色、具淡棕色羽緣。頦、喉至上胸中央黑色,其余下體白色或白色微沾棕,體側有時沾淡達褐色。 雌鳥頭部或喉部都沒有黑色塊,頭部也沒有灰色,上半部有藍色的條紋。頭頂和腰灰褐色,背淡紅褐色或土紅褐色具黑色縱紋,具一土黃白色或淡土黃色眉紋,兩翅和尾暗褐色,翅具淡棕色羽緣。頦、喉、胸淡灰色或灰白色、微沾黃褐色,胸和體側灰色較暗濃,腹至尾下覆羽淡灰或灰白色。
生活習性:家麻雀主要棲息在人類居住環(huán)境,無論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澤和農(nóng)田,還是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在有人類集居的地方,多有分布。棲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在西藏地區(qū)甚至可達4300米。到村鎮(zhèn)和居民點附近的農(nóng)田、河谷、果園、巖石草坡、房前屋后和路邊樹上活動和覓食。 冬季常遷到山腳和平原等等低海拔的地區(qū),有季節(jié)性垂直遷移現(xiàn)象。性喜結群,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jié)多呈小群。屬雜食性鳥類,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蟲為食。
分布范圍:歐亞,遠東,非洲:廣泛分布,引入全球
(5)白額燕鷗(Sterna albifrons)
分類體系:鸻形目、鷗科、燕鷗屬
2023年新監(jiān)測鳥類--白額燕鷗 , 攝影:薛敏
形態(tài)特征:白額燕鷗成鳥夏羽:自上嘴基沿眼先上方達眼和頭頂前部的額為白色,頭頂至枕及后頸均黑色;背、肩、腰淡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眼先及穿眼紋黑色,在眼后與頭及枕部的黑色相聯(lián);眼以下頭側、頸側白色;翼上覆羽灰色,與背同色;第1-2枚初級飛羽黑褐色,第1枚的羽干白色,內翈羽緣有寬闊的楔形白斑,至羽端逐漸消失,第2-3枚初級飛羽羽干淡褐色,第3-5枚初級飛羽銀灰色,內翈先段稍沾黑灰,羽緣白色,其余飛羽灰色;頦、喉及整個下體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全為白色。 成鳥冬羽:與夏羽相似,頭頂白色向后方擴大,黑色變淡變窄向后退縮。 幼鳥:頭頂部褐白斑駁,后枕黑褐色,上體灰色,因各羽具有褐色羽緣或大片褐色而使上體綴有褐色橫斑和皮黃色或白色羽緣,尾較短,白色,端部褐色。
生活習性:棲居于海邊沙灘、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沼澤等內陸水域附近的草叢、葦叢及灌木叢中,以及沿海海岸、島嶼、河口和沿海沼澤與水塘等成、淡水水體中,近海無人島礁等處。白額燕鷗在中國臺灣部分為留鳥,在大陸為夏候鳥,春季于4-5月遷來,秋季于9-10月遷走。 常成群結隊活動,與其他燕鷗混群 以魚蝦、水生昆蟲、水生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分布范圍:為中國常見的夏季繁殖鳥。從東北至西南及華南沿海和海南以及內陸沿海的大部分地區(qū)均有繁殖。分布于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
鳥類保護的重要意義
1、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從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考慮,由于鳥類的種類多、數(shù)量大、分布廣,占據(jù)著不同的生態(tài)位,處于生態(tài)錐體的不同營養(yǎng)水平上,其間的食物鏈的關系極其復雜,在能量流動方面占有重要位置,從而維持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2、有效的控制害蟲。鳥類啄食害蟲的本領超出我們的想像。全世界共有鳥類9700種,60%以上以取食昆蟲為主,其它種類在繁殖期也多以昆蟲育雛。研究資料表明,一窩家燕每年夏天可吃掉6.5萬只蝗蟲,一只雨燕每年夏天取食25萬只蚊子,一對灰喜鵲每年可消滅松毛蟲2萬條,一只百靈鳥每年食蟲3萬條,啄木鳥每個冬天可將其活動區(qū)內80%的樹干中的蛀蟲掏出來。
3、植物花粉及種子的傳播者。我國南方的食蜂鳥、太陽鳥、啄花鳥、繡眼鳥、鵯和鸚鵡等鳥類專以花蜜為食,它們穿飛于花叢之間,在啄吸花蜜時就起到傳播花粉的作用。以植物種子為食的鳥類,特別是北方普遍分面的鶇、鳾、松鴉和星鴉等,對于許多樹種的擴散有貢獻,是自然界的“植樹造林”能手。
4、給人類美學和娛樂方面的享受。鳥類是自然界的天然藝術品,即使最有本領的藝術家,也難如實調出鳥類羽毛的五彩繽紛,也難譜出其婉轉的歌聲。去野外觀賞鳥類,聆聽鳥兒的歡唱,對于緩解工作壓力、陶冶我們的情操,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正是因為鶯歌燕舞,才使我們生活的星球煥發(fā)著勃勃生機,我們的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
科普圖書推薦《邛海及其流域觀鳥圖鑒》
《邛海及其流域觀鳥圖鑒》(作者系攀枝花學院彭徐、西昌學院亓東明、西昌市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楊軍等)是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高原濕地生態(tài)與環(huán)保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多年研究邛海及其流域鳥類成果的總結,于2020年11月由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2023年獲四川省優(yōu)秀科普作品三等獎。本書可作為廣大觀鳥愛好者、大中小學師生進行觀鳥和研究等活動的工具書,也可作為科研人員、濕地公園保護者、野生動物保護者重要的參考書。該書對進一步推動群眾性觀鳥活動的開展和愛鳥護鳥知識的普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四川省高原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旅游發(fā)展起到了推動和示范作用。
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鳥類倡議
對于西昌來說,邛海是一顆高原明珠,也是這座城市最為寶貴的財富。得益于“修復一片濕地,救活一個湖,造福一方百姓”的治理理念,邛海濕地鳥類物種豐富、數(shù)量繁多,共同維持著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值此愛鳥周活動之際,我們呼吁: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讓我們共同保護好鳥類!
1、做守法市民,自覺遵守野生鳥類保護法律法規(guī),不破壞鳥類棲息地、不亂捕濫殺鳥類。
2、做文明市民,自覺保護鳥類,堅決抵制、拒食野生鳥類,不參與、不購買野生鳥類及其制品。
3、做熱心市民,自覺同各類破壞野生鳥類資源違法行為作斗爭,堅決制止各類破壞野生鳥類資源違法行為,積極向主管部門舉報破壞野生鳥類資源的人和事。
4、做愛心市民,發(fā)現(xiàn)傷殘野生鳥類不得擅自救護、飼養(yǎng)、放生或作其他處理,應當主動向相關部門匯報,為保護野生鳥類資源貢獻力量。
鳥類對于維系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鳥類和我們一樣是地球母親的孩子,保護好鳥類就是保護好我們自己。讓我們共同保護鳥類,讓人類在大自然愉快前行,讓鳥兒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